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2012-12-19 20:12:38   来源:   评论:0 点击:
 
——高校社科学者学习十八大报告笔谈(一)
2012-12-06 11:22:15作者:佚名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次数:629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经验总结,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丰富内涵,本刊邀请高校社科界专家学者撰文,学习、分析、解读、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着眼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敬请读者关注。
     党的十八大的最大亮点和贡献
    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的范畴,既是对过去十年科学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现实推进科学发展深入思考做出的必要选择,更是对面向未来继续推进科学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田克勤
    党的十八大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贡献,是把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修改后的《党章》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这就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做出了明确的概括。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的范畴,既是对过去十年科学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现实推进科学发展深入思考做出的必要选择,更是对面向未来继续推进科学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对十六大以来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党中央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了十分严峻的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党在取得巨大成就、积累新的经验的同时,对治国理政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境界。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顺乎时势,合乎人心。
    第二,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十八大还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八个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这些基本要求,既是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来的,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具体化。
    第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韩震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和表述。这些表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价值取向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和倡导,对凝聚精神力量、形成思想共识、促进文化认同,动员人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八大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贡献。
    首先,报告重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范围内逐渐形成社会共识,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群体因产业的分工而日益分化,人们的利益也越来越多元化。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来自五洲四海的不同文化和思潮同时并置在我们面前,人们所处环境和利益视角的差异使各自的思想意识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拿什么样的精神纽带把一个快速发展大国的人民联系在一起呢?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毕竟,一个有共识、有共同价值认同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为了通过价值教育形成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命运共同体,教育者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者,必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贡献力量。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青少年,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其次,报告明确了一系列倡导的价值观,倡导、弘扬这些价值观,教育工作者须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有56个民族和13亿人口之众的国家,在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有可以唤起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共同理想和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这个表述看,报告倡导的价值观是基于社会的最大公约数,而且提出来的时候也是分了层次的。这显然考虑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不同视角,广泛吸收了关于核心价值观研究的不同意见,最大可能地包容了关于核心价值观表述的不同观点。譬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直被当作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即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大、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显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价值追求,即建设一个基于法治、人人平等享有自由权利、公平正义的社会;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属于公民道德或人民生活价值观。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那么前两个层次的价值观或价值理念,更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制度的价值取向,而作为道德和生活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属于调节人民社会交往关系的规范,它们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道德价值规范的体现。对青少年加强这些价值观的教育,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均有奠基性功能。
    再次,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培育价值观和促进文化发展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作为文化精髓的价值观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力量或精神驱动力,因而价值观本身不仅是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变迁,也是促进文化变迁的关键要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的就在于构建一种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衔接、与世界优秀文化良性互动且代表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与文化育人
    对于大学来说,需要对24个字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有深入的理解,使之贯串于高校整个工作中,同时有责任在社会上进行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大学教授 张岂之
    文化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重要任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精神、思想、理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24个字的精炼表述:从国家层面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大学来说,需要对24个字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有深入的理解,使之贯串于高校整个工作中,同时有责任在社会上进行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缺一不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成为具有深刻内涵的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大体可归纳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这些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
    文化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没有创新,传承就会落空。而文化传承与创新二者的紧密结合,要靠教育的世代相传,不断加以推进,才能生效,这是因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无穷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民族的命脉,因为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依托;教育与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精神,是人才培养中体现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精神,也是人类优秀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会通精神。
    将大学文化育人推向社会和世界
    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文化育人工作服务,将大学校园里的文化育人推向社会和世界,使更多人受益。
    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的一些做法可以借鉴。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揭开网络公开课的序幕,以免费的方式将其教学资源传播到网络上。接着,哈佛、耶鲁,还有英国的剑桥、牛津等名校也加入进来。目前多所名校联合推出系统的网络课程,有些课程的影响很大,如哈佛大学桑德尔(Michael J.Sandel)讲授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内容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在国外公开视频课程中影响较大。经过视频课程的传播,西方的话语体系影响到全世界。
    李长春同志在今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借鉴西方大学录制视频课程的经验,经过周密准备,于今年年初开始落实开设视频课程计划,相信将对中国学者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来阐述研究成果,扩大中国学术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大学文化要兼具世界视野和本土情感
    这里所说的“世界视野”,就是将我国灿烂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价值观等精神瑰宝向全世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并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揭幕,短短几年,世界上涌现出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已经和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在全球展开多种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并在巴黎、柏林、东京等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国家还设立了中华学术成果翻译和对外出版基金项目。这些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积极意义,应该得到更大的支持。
    文化传播的世界视野不可缺少,但我们在文化育人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引导学生们通过文化渠道,培养、提升他们热爱乡土的感情。我们在陕西办学,陕西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有一些文化具有唯一性、至高性和世界性。陕西省的高等学校,应引导学生们理解、热爱乡土文化,保证他们在学习期间能有机会去领会陕西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及民族精神。这对于培养青年学子们的爱国敬业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自信都有重要的作用。
 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美丽中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最响亮的目标。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晓西
    在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还是第一次。这个提法非常及时,非常有力,非常重要。我想从以下几点谈点体会: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最响亮的目标。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对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简言之,就是突出生态,五位一体,绿色发展。
    美丽中国”提法的现实作用
    美丽更强调了生态文明,是对当前出现的环境保护与修复的高标准,是对工业化、城市化的高要求,也是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震撼性的呼吁。目前中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因此,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任务格外艰巨。在不少地方,能否达到水能喝,山不秃,地不陷,气不呛,就很不容易。但是,千万不要以为现阶段离“美丽”还远就不考虑“未来的美丽”。要知道,没有美丽的目标,当前工作的安排标准就会降一级甚至降很多级,城市规划就会失去远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就会满足于低水平,而这会给未来的生态文明带来积累的负担。事实上,“美丽中国”更接近民众的理想,更便于民众的观察,更富有号召力和亲和力,也更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确实不是短期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我们要有长期攻关的思想准备,要有上下同心、协调努力的制度安排。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美丽城市和农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如果说美丽是面子,那里子就是实力,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如果我们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党的十八大的这一新提法,就不会仅在一时美丽上下功夫,而更要在永保美丽上下功夫;不仅在城乡生态上下功夫,而且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上下功夫。这样的美丽,就是人民欢迎、真正靠得住的。
    我相信也预祝,各地政府能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激励下,集思广益,动员民众,为伟大祖国的历史性宏伟建设贡献力量。
     农民对现代化的平等参与和共同分享
    党的十八大从农民与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思想。这不仅能够破解世界性难题,也将为我国顺利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 徐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一观点极其重要并有很强的针对性。现代化是一个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在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很容易被抛弃在现代化进程之外,成为“历史的弃儿”,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由此也很容易成为现代化的疏离者,甚至反抗者。愈是发展中国家,这样的问题愈突出。当今许多国家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化进程不能有效地消化和转化广大农民。如何将广大农民带进现代化进程,让他们成为建设力量而不是反对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先导的。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农民缺乏积极性。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他们积极参与现代化进程中来,我国现代化才有了强大的社会动力和稳定基础。但应该看到,由于长期历史、体制和农民自身的原因,我国农民在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例如广大农民进城务工,在劳动用工、工资待遇、权益保障等方面还不能享受同城市市民一样的平等权利。城镇化的特点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农民不能从城市土地征用中获得更多收益,从而积累创业资本,失地的同时也可能失业。农民的农业收益较低导致大量有能力的农民进城而不务农,农业主体能力不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公共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衡,农村发展边缘化。
    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确立了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废除农业税,建设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绩。“种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犯愁”成为生动写照,但这还只是开始。党的十八大则从农民与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思想,并提出国家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我国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即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而不是牺牲和放弃农业发展、能够带动农村发展而不是抑制和遗弃农村发展、能够吸纳农民发展而不是排斥和抛弃农民发展的现代化。这一道路不仅能够破解世界性难题,也将为我国顺利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http://www.sinoss.net/2012/1206/43954.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下一篇: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网络信息资源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 中国.云南.昆明市高新开发区商院路1号
         联系电话:0871-8301155
         邮编: 6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