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2012-12-19 20:11: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高校社科学者学习十八大报告笔谈(二)
2012-12-12 16:35:14作者:佚名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次数:311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经验总结,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丰富内涵,本刊邀请高校社科界专家学者撰文,学习、分析、解读、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着眼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敬请读者关注。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的理论形态。
    ■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占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十八大作出的一项历史性决策,表明我们党又一次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有三个问题需要认真把握:
    必须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我们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发展理念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说到底是要求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具体的方针政策上,而应该从更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上去把握。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发展本质、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等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有具体的政策要求,更有方向和原则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科学认识发展、科学推动发展的认识工具。
    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每一个时期的理论成果,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为突出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理论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在认定一种理论的历史地位时,需要把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们思考和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总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的所有理论成果就其性质来讲,归根到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在领会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时,我们应该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看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的理论形态。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说明其对于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直接的针对性,但它并不意味着以往的理论成果就失去了指导价值,这些理论成果之间是一种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那种把最新理论成果与党以往的理论创新成果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品质。
    必须清醒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现实的。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近年来在发展中由于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而取得了诸多成绩;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存在着诸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和贯彻不得力的地方。因而,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指导思想中的地位,重要的就是要认真查找并坚决纠正问题。尤其是我们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尽快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调整到“五位一体”,尽快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那种认为科学发展观已经领会差不多了、贯彻差不多了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怎样理解十八大报告的三种公平观
   三种公平观的提出,是臻于成熟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念的理论结晶,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公平正义领域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和发展。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李 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公平正义建设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指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报告提出了三种公平观念,颇具启发意义。
    以往理论界在公平观的分类上常常使用的是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的说法,分别是指在资源配置的结果上人们获得的平等性,在参与机会上的平等性,及在竞争的程序、法规上的平等性。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结果公平、机会公平、程序公平的分析范式实际上是指理解公平的两种不同视角:一种是认为在资源的配置上,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同样的份额或同样的结果才算是真正的公平;而另一种则认为,简单地将分配的结果拉平并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更重要的应该看人们为什么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如果是在机会公平、程序公平的条件下公平竞争,即使结果有差异也是公正的。实践证明,第二种公平观念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多年的实践中,对于实现公平、公正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曾经过多地强调分配结果的一致性,所谓“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其结果是损害了劳动者、管理者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理论上一个重大调整就是从过去的注重结果的公平,转向了注重机会、程序的公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高增长表明,新的公平公正原则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经济活力与社会活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重要经验总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时,提到了“创造机会公平”的概念,但尚未使用权利公平、规则公平的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三种公平观作为一组理论概念来使用,那么,怎样理解这样一组相互关联、形成理论体系的公平观呢?
    权利公平指每一个公民在行使或享有法律、法规赋予公民的权力和利益上是完全平等的,权利公平是公平正义的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内容。权利公平还可以细分为政治权利公平、经济权利公平和社会权利公平等。权利公平包括了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的诸多方面,也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诸多经济权利,以及选举权、被选举权等诸多政治权利。权利公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公平正义理念的进步。
    机会公平也称作起跑点的公平,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政治、社会事务的机会,获得各种资源的可能性,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论述了机会公平的诸多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非常令人关注。一是教育公平,即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享受高质量教育机会的公平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报告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二是享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机会的公平,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参与市场竞争机会的公平,强调各种所有制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规则公平也称作程序公平,指广大人民群众、社会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所有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报告再次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如果说机会公平是起跑点的公平,那么,规则公平则是指在起跑以后人们在竞争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人们在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遵循同样的规则。
    三种公平观反映了理解公平的三种向度,强调了公平观的三个不同方面,三者虽然各有侧重点,但它们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却是一致的。三种公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含、相互联系。如果违反了一个方面的公平原则,也必然会违背另一个方面的公平原则。因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公平观。这一公平观的提出,是臻于成熟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念的理论结晶,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公平正义领域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和发展。
    教育如何“让人民满意”
    只有当教育改革和发展在目标上体现了人民的需要,在过程上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在成效上取得了人民的信任,那么,教育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吴康宁
    教育是人民的事业。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便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列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将之列为“加强社会建设”任务之首,愈发凸显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之重要性、迫切性与艰巨性。那么,教育究竟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在目标上应当服务于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人生幸福及其家庭的未来命运,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和发展首先应当是一项“民生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确定便应将人民对教育的合理期盼作为基本依据,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必须“全面”回应人民的合理教育期盼,而不能只回应“部分”社会成员的教育期盼。只要是人民的合理教育期盼,都应作为确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依据。通过统筹兼顾、协调整合,确保人民的合理教育期盼都能得到真诚回应,使教育改革和发展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唯有如此,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在目标上让人民满意,并因此而真正具有正当性。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在过程上应当问计于民。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受制于教育自身的各种状况,又受制于外部社会的各种因素,因此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和发展又应是一项“民智工程”。作为民智工程,民主与协商便应成为贯穿于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的一种基本机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何重要决策都不应是拍脑袋的结果,而应是集思广益、科学论证的产物。应事先进行细致扎实的调查研究,引导展开充分讨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尤其是认真倾听民间意见,积极吸收合理建议,不断增进人民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要共识,使教育改革和发展获得广泛的智力支持。唯有如此,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在过程上让人民满意,并因此而真正具有合法性。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成效上应当取信于民。教育究竟办得如何?教育机会究竟公平不公平?教育质量究竟高不高?学生的学校生活究竟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诸如此类对于教育成效的评价,最终不由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也不由学校说了算,而只能由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说了算。学生与家长会根据切身感受对教育作出自己的真实评价,并据此对是否继续接受现行体制下的教育作出取舍,其中就包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到其他体制中寻求更好的教育,由此将导致智力流失等连带效应。用人单位也会根据毕业生的实际表现对教育作出自己的真实评价,并据此对是否支持现行教育作出选择,其中就包括拒绝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拒绝接受毕业生应聘等。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应是一项“民心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绝不能被政府部门的政绩需要或学校自身的利益追求所左右,而应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为魂灵;绝不能仅仅醉心于结构的不断扩展、数量的不断增长,而应特别关注内涵的切实丰富、质量的切实提升;绝不能只是满足于文本的周全、形式的完整,而应着力于行动的落实、实质的推进;尤其是绝不能助长应景之风,喜好虚张声势、虚与委蛇,而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真话实说、真抓实干。为此,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效,应将最终评价权交给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教育的基本参考,从而使教育改革和发展得到最广泛的群众信赖。唯有如此,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在效果上让人民满意,并因此而真正具有可持续性。
    总之,只有当教育改革和发展在目标上体现了人民的需要、回应了人民的期待,在过程上保证了人民的参与、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在成效上取得了人民的信任、赢得了人民的选择,那么,教育改革和发展才会顺畅前行,教育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
    以方法论创新驱动人文社科发展
    对以方法论的创新,驱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性、实质性推进,进一步增进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精神文化建设的强大影响力。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张异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一论述不仅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最关键的意义,就是要以方法论的创新,驱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性、实质性推进,进一步增进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精神文化建设的强大影响力。
    从创新的视域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全球化的今天,多种文明交流激荡,各国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必须立意高远,着眼全球,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脱离现实的歪路。只有深刻把握不同经济体背后的人文传统差异,以全球视野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谋篇布局”,在多样文明、多元文化的国际性语境中实现自我定位与自主创新,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立声音。
    从创新的能力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原始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核心。我们应当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全新的市场语境中深度挖掘中国人文传统的独特价值,在人类文明的平台上重新彰显我们东方式的文化身份与思维图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原始创新”的本质,不是具体理论观点的推陈出新,也不是理论体系的调整完善,而是理论研究方法论质的变革。只有通过艰辛的学术探索,构建属于当代中国学者的自主性思维方式、研究方式、表达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汇通古今、融贯中西的文化理想,从而推动全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集成创新”意味着富于创造性的跨学科合作与学科“联盟”。无论是中国“文史哲一家”的学术传统,还是现代西方的“学派”式研究,都说明不同人文学科的视域融合与方法论碰撞,可以激发出全新的思想火花,推动相关课题的创造性解决。当今的中国学界也迫切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围绕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展开“集成”研究,从而推动一个学科群的方法论总体变革。
    所谓“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意味着批判性地理解、甄别、借鉴,最终实现为我所用、有所超越。必须更加关注国际前沿动态,积极引介具有原创性价值和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与成果,着力推动国际人文交流与学术对话,以此不断激活中国相关学科领域和相关问题研究实现方法论革新与国际化发展。同时,还应当在“引进来”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中国人文学术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从创新的平台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目前,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已经联合起来,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意义深远,前景广阔,必将显著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勾画了新的宏伟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方法论创新为核心,拓展创新视野,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平台,全面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保体系建设需加强“五个统筹”
    从“加快建立”到“统筹推进”,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判断之后提出的正确思路,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何文炯
    5年前,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5年后,党的十八大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加快建立”到“统筹推进”,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判断之后提出的正确思路,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并朝着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要从解决制度缺失为重点转向统筹推进,着力加强统筹协调,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改善管理服务。具体来说,应当加强“五个统筹”。
    一是加强城乡统筹。要根据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一要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待遇和筹资水平;二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职业伤害风险保障机制和农村居民生育保障制度;三要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四要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五要尽快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六要积极探索专项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项目的城乡制度一体化。
    二是加强区域统筹。在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责权利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区域社会保障利益协调机制。一要通过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社会保障责任;二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从而降低区域间社会保险差异和协调成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引起的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办法和地区利益结算与兑现办法;四要降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各项目的户籍关联度,逐步实现由实际居住地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三是加强项目统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强社会保障项目统筹,明确功能定位,优化制度设计。一要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保障制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四个制度保障待遇调整的协调机制;二要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三个制度待遇调整的协调机制;三要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之间的协调机制,积极探索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四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五保供养制度、就业援助及其他专项救助制度之间的协调机制;五要建立残疾人保障服务制度与老年保障服务制度及儿童保障服务制度之间的协调机制;六要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四是加强远近统筹。必须加强社会保障的远近统筹,妥善处理好当前与未来、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一要建立新增社会保障项目论证制度,就保障对象、保障待遇、资金来源、政策目标等进行严格而充分论证后方能实施;二要完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增加财政投入,规范缴费行为,创造条件实行“统账分离”;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防止非理性增长;四要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五要建立社会保险精算制度,加强基金风险预警,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五是加强资源统筹。要加强社会保障领域的资源统筹,以有限的资源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好的风险保障服务。一要明确政府责任,明晰基本保障与补充性保障的边界;二要创新社会保障服务供给方式,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和儿童托养机构,增强公民享受服务的选择权和灵活性;三要通过控制高保障群体的保障待遇,稳定中保障群体的保障待遇,将节省的资金用于提高低保障群体的保障待遇;四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和规范的管理服务流程,加快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整合,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五要加快发展职业年金,积极支持商业保险和互助合作性保险发展,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信息来源http://www.sinoss.net/2012/1212/44067.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刘川生:高教内涵发展的时代要求
下一篇: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网络信息资源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 中国.云南.昆明市高新开发区商院路1号
         联系电话:0871-8301155
         邮编: 650106